摩洛哥曾是法国的殖民地

当点点租伦敦站同事一行订票前往摩洛哥度假时,谁也没预测到在这次世界杯上,摩洛哥可以战胜拥有C罗的葡萄牙队昂首进入4强。

但这次,他们要在摩洛哥本土,观看摩洛哥对法国的比赛了。

点点租伦敦站同事来到的是位于大西洋沿岸的旅游城市阿加迪尔,号称摩洛哥第一度假胜地,拥有多元文化传统,有些像点点租华东国内部分团队13日下午抵达的三亚。因为这是一座相对国际化的旅游城市,伦敦站的同事反馈整个城市并没有很强的民族主义色彩,也没见到比赛前漫天国旗飞舞,与法国队之战的足球海报也都是临时打印在A4纸上贴出来,一切都相对温和而含蓄。当然,今天摩洛哥的战绩,已经远远超出大多数人的意料,进入8强就已创造历史,何况已进入4强,也可能摩洛哥自己也没做好一统天下的思想准备吧。

在和摩洛哥当地人沟通时,谈到这场比赛,不少当地人坦诚对法国有好感,但也有些许距离感,他们希望摩洛哥能进一步创造奇迹,对法国队也没有特别的敌意。毕竟历史上,法国曾是摩洛哥的宗主国,也就是说,摩洛哥曾是法国的殖民地。

一、历史与今天

从15世纪到20世纪,非洲大陆西北部的摩洛哥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先后被葡萄牙、西班牙和法国所殖民统治,其中近代以来,法国在北非的影响力尤为深远。

其中,法属北非曾包括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等。

二战时盟军艾森豪威尔将军指挥的著名的“北非登陆”,实现了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转变,也为之后的西西里岛登陆、诺曼底登陆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其中就是从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区域登陆北非。

今天摩洛哥的建筑、人文、习俗等仍有欧洲气质,法语在摩洛哥是通用语言,政府文书多用法语书写。

虽然和法国有千丝万缕的渊源,但伊斯兰教是摩洛哥国教,99.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主要为逊尼派。今天,如果你在摩洛哥绝大部分地区,每天能听到5次祷告的广播声,哪怕天还没有亮的时候。虽然法语通用,但摩洛哥的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和柏柏尔语。摩洛哥也被认为是阿拉伯世界中的一员,和大部分成员关系良好。

二、法国影响力

法国先后殖民摩洛哥近50年,在殖民者和殖民地之间有摩擦和苦难的同时,也给摩洛哥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工业化基础,以及合理的城市规划等等,还让摩洛哥更开化、更世俗。

1956年3月,摩洛哥的最终以和平方式从法国独立,因而与其原宗主国法国关系良好。如今摩洛哥仍与法国保持着紧密的经贸与军事合作关系,法国是摩洛哥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受援国。

这场比赛无疑是殖民地和宗主国之间的一场战争,就像老大哥与小老弟之间的对决。

国际政治中因为地缘关系,也许是大国之间的制衡,隔壁邻居往往都面临交好和交恶的选择。因长期悬而未决的西撒哈拉问题,2021年8月摩洛哥的隔壁邻居、同属法系的阿尔及利亚宣布:与摩洛哥断交。尽管外交关系破裂,但两国领事馆还在继续开放。

卡塔尔世界杯开赛之初,第18届法语国家组织首脑会议在北非国家突尼斯举行。尽管多达31位高级领导人、90个国际代表团参会,但作为摩洛哥、突尼斯邻国的阿尔及利亚却拒绝参会。

巴黎的政治精英们普遍认为这是法国的传统“后院”试图脱离法国势力范围的又一迹象。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参会时表示:法语国家组织遭遇了“一些真正的挫折”。

(以上图片均来自@FIFA世界杯官方微博,在此表示感谢)

 

三、追求更多自我

摩洛哥虽然参会,但摩洛哥政府于今年夏季决定增加英语教师的数量,并规定中小学的自然科学课将以英语授课,对大学毕业生也将有英语水平要求。

有意思的是,路透社称,在贸易方面,美国目前仅与一个非洲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这个国家就是摩洛哥。

2022年12月13日-15日,美国总统拜登将在华盛顿主持召开第二届美国-非洲领导人峰会,而上一届还是2014年奥巴马任期内。有评论说“时隔八年,美国又想起非洲了。”

半岛电视台分析认为,一些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的官员与民众已经逐渐认识到,法语等西方语言在本国的主导地位在本质上具有殖民主义性质,它成功地将“法语国家”转变为“对法国的热爱”,然后再转变为“对法国的忠诚”,甚至达到了“阿拉伯恐惧症”的地步,而法国正是这一切的幕后推手。

大多数国家都会希望自己有更加独立自主的整体形象。

而这一切都是12月15日北京时间凌晨3时,摩洛哥对阵法国的微妙时代背景。

这次卡塔尔世界杯,摩洛哥先后战胜殖民过他们的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这次轮到在北非势力影响更大的法国。而且摩洛哥开赛以来未被对手攻入一球,唯一的丢球也是对阵加拿大时自摆乌龙,后防是强大实力还是运气使然,让人不可思议。

法国媒体RMC报道称,法国总统马克龙已经准备动身前往多哈,现场观战法摩之战。

点点租伦敦站的同事也准备去阿加迪尔广场,和当地人民一起观看这场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