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陆家嘴金融城(ID:lujiazuijrc)

围延伸至商务楼宇社区,对于组织动员职业群体及整合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推进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浦东新区率先在上海中心、中国金融信息中心、鲁能国际中心、嘉兴大厦等首批试点成立了6家楼宇“楼事会”及楼宇党群联盟,标志着浦东正式启动商务楼宇“楼长制”,在全市首创建立商务楼宇“楼事会”。
所谓“楼长制”,即以楼长为核心,以资源、需求、项目“三项清单”为抓手,楼宇党群服务站具体指导、楼宇党群组织联盟互促互进、楼事会工作支撑的党建引领楼宇治理体系,是楼宇内企业职工联通上下、整合各方资源的重要环节,也是政府管理、资源、服务下沉楼宇社区的主要管道。
楼长制工作,楼长是核心,是党建引领的“主心骨”,企业服务的“店小二”,群众工作的“贴心人”,楼宇发展的“驱动者”,社会治理的“领航员”。楼事会是楼长制的重要议事平台和治理平台,通过落实季度例会和年度工作会议制度、社情楼意通报制度、定期学习制度以及楼长紧急约见磋商等楼宇治理的柔性协商机制,确保楼宇党建“建起来”“转起来”“强起来”。楼事会成员由楼宇联合党组织书记、物业管理方负责人、党群服务站负责人、入驻企业党组织书记、企业行政负责人及党员职工代表等组成。同时,由楼事会推选出一名政治意识强、综合素质好、熟悉楼宇业主情况、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和志愿精神的成员担任楼长。对上,楼长在开发区党组、街镇党(工)委的领导下,在综合(社区)党委的具体指导下,依托楼宇党群服务站推进工作。对下,楼长主持楼事会的日常工作,确保下情上达。
一方面,做实做强楼宇党群服务阵地。楼宇是竖起来的社区,楼宇党群服务站是“党群服务的窗口、政务服务的端口、社会服务的入口、志愿者服务的家门口”。既要注重有形的空间打造,通过实体化、标准化建设,确保各服务站点有固定场所、有必要区间、有统一标识、有信息公开,让楼宇内各类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职工学习活动有平台。同时,也要注重无形的载体建设,充分发挥楼宇党群服务站作为楼事会日常工作承担者的作用,及时把上级党组织和党群服务中心的工作要求落实到楼事会的各项工作中,积极做好工作推进和服务。
另一方面,紧密依靠楼宇党群组织联盟。楼宇内联合党组织书记是楼宇党群组织联盟的召集人,也是楼长制工作需要紧密依靠的力量。通过党建联建,把楼宇内不同隶属关系的党群组织吸纳进来,围绕“资源联享、活动联办”,形成党建引领、多样服务、多元共治、多方受益的“楼宇生态圈”;通过区域化党建、居民区党建、“两新”党建“三建联动”,把更多服务性的政府资源下沉到楼宇,把更多项目化的社会资源注入到楼宇,把更多集约式的楼宇单位优质资源延伸到社区,实现楼宇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其他楼宇党群服务站、居民区之间的互联互动。
实行楼长制,就是要发挥楼宇物业公司、产权单位等市场主体作用,通过党组织把楼宇园区产权方、物业方、企业方以及党员群众联结起来,获取第一手信息、追踪第一手动态、提供第一时间服务,做到服务资源、场地资源、信息资源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为此,要探索多方位的服务模式。比如,完善“一口式”服务机制。深化开发区、街镇与市场、税务、公安、商务等部门之间的联动,使这些与企业息息相关的职能部门的服务窗口通过“楼长”这一中枢前移,做到诉求“一口式”受理、问题“一条龙”对接。比如,深化“三张清单”机制,楼宇内外的资源整合、楼事会商讨研究、楼长的职责任务,主要是围绕年度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的运行,可以聚焦楼宇党建突出瓶颈,聚焦基层治理突出难题,也可以聚焦楼宇企业和职工反映的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