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股权大战大结局:王石败了 华润才是最终大赢家?

万科股权大战大结局:王石败了 华润才是最终大赢家?

 

万科之争实际上有两个战场,一个是商场,一个是舆论场。

目前,王石在舆论场上暂时博得同情分,但在商场上几乎已肯定落败。问题的关键是:他的对手根本不在乎舆论场,他们只需要按照有法律基础的商业规则办事,把事情一步步搞定。

只有华润才是最终大赢家

华润,最希望的是万科未来能稳定发展,也确实不满王石作风,但对万科业绩挺满意。

所以“3·17”之后,王石数次求见华润董事长傅育宁,傅均以“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婉拒,但傅并不拒绝与郁亮沟通。

事实上,深圳政府一直在公关华润,让深铁进局。直到6月16日,也就是董事会投票前一天,华润还在就重组预案跟万科沟通,也并无要投反对票的表态。

华润此次谋求的,不仅是第一大股东的地位,而是能够控股和控制万科,从根本上结束过去华润身为第一大股东而又说了不算的局面。要实现华润说话算数的目的,就必须改变现行万科治理架构,赶走长期实际控制的公司管理层。

华润是典型的央企风格,慢、偏保守,市场化比不了中海,待遇也不如万科,而且还是业绩文化导向,傅育宁较理性,思维严密,工作态度认真,下班到点就走,很少喝酒和应酬。

目前已经有人放出话来,华润主导后,按央企管理,王石必须走人不说,郁亮等人可以留下,但受不了新的国企管理办法,也可以选择离开。

宝能注定只能做嫁衣

宝能,也希望万科稳定发展,增加在董事会的话语权,但宝能做的最差的就是一看华润和自己站在一起,一下子要免掉所有董事、独立董事,这个做法实在太粗鲁了。

其实王石走对他个人来说挺好的,因为房地产行业没有以前好了,万科转型也挺难的。宝能罢免全体董事提案是策略,未必是真实想法,估计只想罢免王石。

但现在问题是,事情闹大了,宝能罢免万科管理层的决定惹了众怒,宝能的资金来源、20倍杠杆及关联交易,并非和稀泥就能忽悠过去,政府及监管层早已出手。宝能妥协,并让出手上股份,分给华润及深铁,已经成为目前谈判基调。

万科高管或纠结离开

万科高管,确实不少人对王石感情深厚,不少人也愿意与其共进退。他们是万科优秀文化的载体,出色管理的操盘者。这场风波使其知名度大增。如果集体出走再造新的万科,对万科是灾难,对个人是幸事,会有大把人给钱投资。

万科一位高管称,不会有王石换掉、郁亮留下的可能性,也不会有郁亮走了其他高管留下的可能性;要走就是全体离开,这应当是管理层的基本态度。就象华生所说的“郁亮如果刀架在脖子上牺牲创始人和精神领袖王石以自保,这样的污名这辈子也洗不清”。

但也有不同声音,“王石要是真爱万科,真为万科好,就不会号召或默许集体出走,而是劝说郁亮和管理团队留下来传承万科文化,自己主动退隐,留下一个华盛顿式的背影让后人景仰。”

当王石真的离开,也确实会有死忠随着离开。但必定也有要留下的,所谓铁板一块的管理层除了喊喊嘴炮会不会真的都与王石共进退?

很多人都能看明白,万科最值钱的是管理层还是那几千亿的土地储备以及平台?看看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创造时代?

深铁必进局,但价码还得和华润再谈

深铁,深圳地铁是由万科管理层引进,后台是深圳市政府。

深圳地铁重组预案形成后,深圳市多位主要领导曾与华润高层直接沟通,希望华润支持该案,同时有关领导还明确表示,深圳市将在事件平息后协助华润恢复万科第一大股东地位。

深圳市的目的是让深圳地铁与万科强强联合,形成深圳企业在国内乃至世界上同行业的领先地位和品牌。

宝能有赵家人背景,但深铁就没有吗?最终的结局不会是你死我活,而是坐地还价分钱。

王石只是体面离开或狼狈离开的问题

王石,万科的缔造者,对万科感情最深,个性张扬而得罪太多人。

估计当下王石也觉得位置不保,只是体面还是狼狈离开的问题。

不过,说句实话,王石对股东有好恶且表达出来,不等于对资本不尊重,对宝能老板价值蔑视不等于王石对民营资本不尊重。西方体制,董事长就是半退休,但王还在东西方为万科做形象代言,年1000万收入,不高。

但王石败在高傲性格、放纵股权控制、大股东关系处理技巧、自家女人的把柄。

这才是多赢大结局

目前,最佳的大结局是,两个大股东想办法稳住管理层。王石退出董事会,担任终身名誉董事长,每年收取一定战略咨询费。

郁亮接手万科,由两个大股东、管理层、独董组成新的董事会。万科的合伙人制度原本就脱胎于阿里,很科学,董事长、总裁由合伙人集体商议推荐,董事会考核批准。

这样,华润、宝能、王石、管理层、员工、中小股东,皆大欢喜…

 

(来源:赢商网)